《坟》

随手一篇,明天放肉。

  天寒了。

  这是建安十六年,很久以后,人们称此时为公元211年。

  东吴大都督去世的第一年。

  诸葛亮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把这件事忘了,他不能说是老,他才35岁,他的脑子不能再清晰了,他在军师这个位置上,坐得太稳了,没有人能取代他。

  巴蜀之地没有人会去提起一个已故的东吴的都督的名字,毕竟刘备和东吴的关系已经闹翻且是不打算挽回了。

  江东双璧的故事被改写,藏在了百姓饭后茶前的闲聊里,可又有多少人真的见到过那两个英姿飒爽的少年?

  甚至他都不曾见过讨逆将军,也只是听过美姿颜,好笑语的传闻。

  现在,他只有自己提醒自己,该去看看那个人了。

  刘备为了收了刘璋整日忙得焦头烂额,自然是没空陪他去了,虽说那人心里肯定也是不希望他去的。

  某日清晨他乘马车从蜀地出发,傍晚赶到了庐江庐城镇,这里正下着雪。

  那年他来江东与周瑜商议赤壁战术时,恰好也下了雪,一身红装的都督在雪中走过,回眸时嘴角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弧度。

  他总觉得那个时候周瑜是含糊不清地说了什么的,可是他没有听见,也不曾过问,到最后,只能遗憾一辈子。

  干枯的杂草在寒风里苟延残喘,又在寒风里翻起了不息的浪。

  让人把车停在较远的地方,独自踩着雪走上了石阶。

  坟上还有香,已经灭了,应该是前几天刚有人来过。

  他没带什么东西,就是站在周公瑾的墓前,发狠地盯着墓碑上的“吴名将周公瑾”——或许仅仅是盯着那个吴字。

  他应该是知道的,早在故事开篇时就知道的,周瑜是吴国人,自己是蜀国人,他们之间,有着太遥远而无法改变的距离。

  但他一闭上眼脑海中就浮现出周瑜那个不经意的微笑。

  为此他悸动了一辈子。

 

  他想起赤壁一战之后,他准备启程返蜀时,那人是亲自来为他送行的。

  “今日一别,不知何日才能相见……”

  他想起那人眼中有哀求的颜色。

  他后退几步,估摸着大概是那个方向,跪下来,磕了三个头。

  是讨逆将军的墓的方向。

 
  周瑜带他去过孙策的墓,是在一个晚春的晴天里,那人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墓碑上的字。

 

  “我输了。”

 

  他回身离开,渐行渐远。

  他想,该给自己准备个墓了。
 

 

评论(2)

热度(87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